高湿度结露场景会导致配件受潮生锈、电气短路,需对传感器外壳、电气部件、通风系统做防结露强化,确保符合 GB/T 2423.4 湿热测试标准:
外壳与密封改造:①防结露外壳:选用 “316L 不锈钢外壳",表面做 “亲水涂层处理"(涂层为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能≤30mN/m,结露水均匀分布,避免局部积水);外壳厚度≥5mm(增强保温性,减少内外温差);②防潮密封结构:密封圈选用 “丁腈橡胶 + 吸水树脂复合密封圈"(吸水树脂含量 20%,吸收渗入的微量水分,吸湿率≥15%),密封槽填充 “防潮密封胶(硅酮基,耐温 - 40~150℃)",密封泄漏率≤1×10⁻⁸Pa・m³/s。
电气与内部改造:①防结露电气部件:应变片选用 “防潮型应变片(基底为聚酰亚胺,表面涂覆环氧树脂防潮层)",防潮等级 IP67,500 小时湿热测试后灵敏系数波动≤2%;接线端子采用 “镀金处理(金层厚度≥5μm)",配合 “防潮接线盒(内置干燥剂,吸湿量≥10g)",避免端子受潮生锈;②内部防潮设计:传感器内部填充 “蒙脱石干燥剂"(吸湿率≥30%,有效期 6 个月),每 3 个月更换一次;内部电路涂抹 “防潮绝缘漆(丙烯酸酯漆,耐温 120℃)",绝缘电阻≥1000MΩ・km(500 小时湿热测试后)。
通风与监测改造:①防潮通风设计:在传感器外壳底部开设 “透气孔(直径 2mm,内置防水透气膜)",允许内部湿气排出,阻止外部水分进入;加装 “微型排风扇(功率 5W,转速 1500r/min)",每小时通风 1 次,降低内部湿度;②结露监测:加装 “湿度传感器(测量范围 0-100% RH,精度 ±2% RH)",实时监测传感器内部湿度,超 75% RH 时触发排风扇启动;每月用 “露点仪" 检测外壳内外温差(控制温差≤5℃,避免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