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振动传感器的“密封件老化"会导致以下故障,并需定期更换:
密封件老化导致的故障
环境侵入损坏
密封件老化后,水汽、灰尘、油污等可能侵入传感器内部,导致电路短路或腐蚀敏感元件,引发信号失真、零点漂移甚至失效。例如,发动机舱的氧传感器若密封失效,尾气中的腐蚀性气体会损坏内部电路。
性能下降
老化密封件可能使传感器灵敏度降低,响应速度变慢,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为明显。长期暴露于温度(如-40℃至150℃)会加速密封件硬化、龟裂,进一步影响测量精度。
机械稳定性受损
密封件老化后,传感器抗振动能力减弱,可能导致内部元件松动或位移,加剧磨损风险。
更换周期建议
常规工业环境:建议每5年检查并更换密封件,恶劣环境(如高温、高腐蚀)需缩短至3年。
汽车发动机舱:因长期承受高温(80℃-100℃)和振动,密封件寿命可能缩短至3-5年,需结合保养周期检查。
维护提示:若发现传感器外壳渗漏、信号异常或性能下降,应立即更换密封件。
注意:具体更换周期需参考设备制造商的技术手册,并结合实际使用环境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