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头与沉淀物的距离要求
通用标准
投入式液位计的探头需高于沉淀物 50-200mm,以避免污泥堵塞或干扰测量。对于高粘度或易沉淀介质(如含固体颗粒的核废水),建议采用 200mm 的悬空高度。
动态补偿设计
若介质波动剧烈,需加装保护管并扩大悬空距离,同时通过支架倾斜角调整(如10°-15°)进一步避让沉积区。
二、前期液位数据预判沉淀物高度的方法
历史趋势分析
通过长期液位数据计算沉淀物累积速率,公式:
沉淀高度
=
初始罐底高度
−
当前低液位
沉淀高度=初始罐底高度−当前低液位
若数据波动异常(如液位突降),可能提示沉淀物快速堆积。
辅助检测手段
人工检尺:定期测量罐底至液面的实际距离,与液位计数据对比,差值即为沉淀物高度。
声呐/雷达辅助:在复杂工况下,可通过非接触式设备扫描罐底形态,预判沉淀物分布。
三、验证与维护
安装后需通过空罐校准验证实际距离,误差应≤±5mm。若发现沉淀物接近探头,需及时清理或调整支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