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耐高温接线端子用于高温环境(通常≥200℃)中连接热电偶丝与补偿导线,其材质要求、安装规范及接触不良预防措施如下:
一、材质核心要求
耐高温性能:在高工作温度下(如 200-600℃),端子材质需保持机械强度与导电性,无软化、变形现象。常用材质包括:①黄铜镀镍(耐温 200-300℃,镍层厚度≥5μm,防止高温氧化);②紫铜镀银(耐温 300-400℃,银层导电率高,高温下不易氧化);③镍合金(如 Hastelloy B,耐温 400-600℃,具备优异的高温强度与耐腐蚀性)。
低接触电阻:高温下材质易氧化,需选择抗氧化材质,确保接触电阻≤0.05Ω(常温下≤0.01Ω)。如镀银端子在 300℃时,接触电阻仅比常温高 10%-20%,而普通黄铜端子在 200℃时接触电阻会增加 5-10 倍。
耐腐蚀性:在高温腐蚀性环境(如含硫气体、高温蒸汽)中,端子需耐腐,避免腐蚀导致接触不良。如镍合金端子在 500℃含硫环境中,年腐蚀速率≤0.01mm,远低于黄铜端子(0.1mm / 年)。
二、安装规范
预处理端子与导线:①用砂纸(200-400 目)打磨端子触点,去除表面氧化层;②热电偶丝与补偿导线端部需剥线(剥线长度 5-8mm),并镀锡或镀银处理(高温下防止导线氧化,提升导电性),镀锡层厚度 5-10μm,镀银层厚度 2-5μm。
控制拧紧力矩:根据端子规格与材质确定力矩,如 M3 黄铜镀镍端子力矩 0.8-1.2N・m,M4 紫铜镀银端子力矩 1.5-2.0N・m,M5 镍合金端子力矩 2.5-3.0N・m。力矩过小易松动,过大易损坏端子螺纹或压伤导线,需使用扭矩螺丝刀控制。
绝缘与密封处理:①端子之间需加装耐高温绝缘垫片(如陶瓷垫片,耐温 1000℃),防止短路;②接线盒内填充耐高温密封胶(如硅酮密封胶,耐温 300℃),密封端子与导线连接处,防止高温水汽、粉尘侵入腐蚀端子。
间距与布局:端子排列间距≥8mm(高温下绝缘材料可能软化,间距过小易短路);接线盒内避免端子靠近热源(如距离加热元件≥50mm),必要时加装散热片(如铝合金散热片,厚度 3-5mm),降低端子工作温度(可降低 20-50℃)。
三、避免高温接触不良的措施
定期维护:每 3-6 个月检查端子状态,①用万用表测量接触电阻,若超过 0.1Ω,需重新打磨端子、紧固螺丝;②清理端子表面的氧化层与污垢(可用无水乙醇擦拭),必要时重新镀锡或镀银。
选用防氧化涂层端子:在高温氧化环境中(如空气、高温蒸汽),选用带防氧化涂层的端子(如镀镍磷合金端子,氧化温度≥600℃),可延长维护周期(从 3 个月延长至 12 个月)。
优化接线方式:对于频繁振动的高温场景(如高温风机测温),采用压接式端子(而非螺丝拧紧式),压接压力≥50MPa,确保导线与端子紧密连接,避免振动导致松动;同时在端子处加装弹簧垫圈,增强防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