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VN4020A01DB3120 音叉液位控制器的密封圈在出现粘连卡死该如何判断

VN4020A01DB3120 音叉液位控制器的密封圈在出现粘连卡死该如何判断

更新时间:2025-08-27  点击次数: 18次

音叉液位控制器的密封圈在高粘度介质中粘连卡死,可通过外观与功能测试判断:拆卸后观察密封圈表面,若介质包裹密封圈且形成固化层(如沥青冷却后粘连),无法手动剥离,即为粘连;安装后测试密封性能,若密封圈无法贴合密封槽,加压至额定压力的 50% 即出现渗漏,且拆卸时密封圈撕裂,说明卡死严重。

粘连机制主要有两点:一是高粘度介质的分子吸附作用,介质分子(如沥青中的沥青质)与密封圈材质(如丁腈橡胶)分子紧密结合,形成物理吸附层,冷却后固化粘连;二是介质渗透膨胀,高粘度介质中的小分子组分(如轻质油分)渗透进密封圈内部,导致密封圈溶胀后与密封面紧密贴合,长期静置后形成不可逆粘连。

选择与安装需注意:一是密封圈材质选择,优先选用低表面能、耐介质渗透的材质,如全氟醚橡胶(FFKM),其在 1000cP 沥青中,粘连率≤5%,且溶胀率≤8%(远低于丁腈橡胶的 50%);若成本受限,可选择氟橡胶(FKM)并在表面喷涂聚四氟乙烯涂层(厚度 5-10μm),降低介质吸附能力。二是安装工艺优化,安装前在密封圈表面涂抹高粘度介质专用脱模剂(如硅基脱模剂,与介质兼容性良好),避免直接接触粘连;密封槽底部开设微小排液槽(宽度 0.5mm、深度 0.3mm),便于介质残留排出,减少固化粘连风险。安装后需每 8 小时检查一次,若发现介质残留,及时清理并补涂脱模剂,确保密封圈无粘连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