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KR-939SB3 三参数组合探头 基于波导调制器光纤微振动传感器

KR-939SB3 三参数组合探头 基于波导调制器光纤微振动传感器

更新时间:2025-07-18  点击次数: 28次

基于波导调制器的光纤微振动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波导调制效应实现微小振动检测的传感装置,通过将机械振动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调制变化(如相位、强度、频率等),实现对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振动的高灵敏度监测。其核心优势在于结合了光纤的抗干扰、长距离传输特性与波导调制器的高调制效率,广泛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设备振动分析、声学探测、安防预警等领域。

核心结构与工作原理

1. 核心组成部分

光源:通常为窄线宽激光器(如分布式反馈激光器 DFB)或超辐射发光二管(SLD),提供稳定的单色光输入,确保振动信号的高分辨率解调。

波导调制器:核心敏感元件,其光学特性(如折射率、光程)会随外界振动(机械应力 / 应变)发生变化,从而调制传输光的参数。常见类型包括:

电光调制器:利用电光效应(如 LiNbO₃材料),振动引起的应力改变材料折射率,实现光相位调制;

弹光调制器:基于弹光效应(如石英、聚合物波导),振动产生的应变直接改变波导折射率或几何尺寸,调制光信号;

光纤光栅调制器:将光纤光栅集成于波导结构,振动导致光栅周期或折射率调制深度变化,引起反射 / 透射光谱偏移。

传输光纤:用于光信号的传输,通常为单模光纤(SMF),具有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特性,可实现远距离信号传输(千米级)。

探测器与解调系统:探测器(平衡探测器)将调制后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解调系统(如相位解调、光谱分析模块)从电信号中提取振动信息(振幅、频率、相位)。

2. 工作原理

当外界微小振动作用于波导调制器时,会通过机械耦合(如粘贴、集成)使调制器产生微小应变或位移,进而改变其光学参数:

若为相位调制:振动引起波导光程(长度 × 折射率)变化,导致传输光的相位发生周期性偏移(Δφ ∝ 振动幅度);

若为强度调制:振动可能改变波导的模式耦合效率(如 Mach-Zehnder 干涉型波导),使输出光强随振动周期性变化;

若为频率调制:通过振动与光波的多普勒效应耦合(如光纤光栅的动态反射),使反射光频率随振动频率偏移。

解调系统通过分析光信号的相位、强度或频率变化,反演得到原始振动信号的特征(幅度、频率、波形)。

关键技术特点与优势

高灵敏度:

基于波导调制器的相位调制机制,可实现纳米级甚至亚纳米级的振动分辨率(如对 100Hz 振动的可测振幅可达 0.1nm),远超传统压电传感器(微米级)或电容式传感器。

抗干扰能力强:

光纤传输路径不受电磁干扰(EMI)、射频干扰(RFI)影响,适合电机、变压器等强电磁环境;

光纤材料(石英)耐酸碱、耐腐蚀,可在高温(-50℃~200℃)、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中稳定工作。

长距离监测:

光纤传输损耗低(约 0.2dB/km),配合波导调制器的高调制效率,可实现数千米级的远程振动监测(如桥梁、管道的分布式振动传感)。

小型化与集成化:

波导调制器可采用平面光波导(PLC)工艺制备,体积仅为毫米级,易于集成到设备(如芯片光刻机、航天器部件)表面,实现非侵入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