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波雷达液位计和非接触式雷达液位计均基于微波反射原理测量液位,但在测量方式、适用场景、性能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测量方式核心差异
非接触式雷达液位计
传感器安装于容器顶部,不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通过天线向液面发射微波信号(如 6GHz、26GHz、80GHz 等频率),信号经液面反射后被天线接收,根据信号传播时间计算液位高度。
核心特点:微波在气相(空气或其他气体)中传播,依赖液面对微波的反射回波。
导波雷达液位计
传感器通过金属导波杆(或缆绳、钢带)与被测介质接触,微波信号沿导波杆传播,到达液面时发生反射,反射信号沿导波杆返回传感器,通过传播时间计算液位。
核心特点:微波在导波杆与介质的界面传播,能量集中,不受气相环境影响。
二、适用介质与场景对比
维度非接触式雷达液位计导波雷达液位计
介质状态适用于液体、浆料、颗粒状固体(需高频率型号,如 80GHz),尤其适合高粘度、易结垢、腐蚀性强的介质(因不接触,避免污染或损坏)。适用于液体、粘稠介质(如原油、糖浆)、粉末、颗粒,但不适合强腐蚀性介质(可能腐蚀导波杆),或易结晶、粘稠度过高导致导波杆粘连的介质。
介电常数要求对介质介电常数较敏感,低介电常数(εr<4)介质反射信号弱,需高频率或导波管辅助。对介电常数要求低(通常 εr≥1.4 即可),因微波沿导波杆传播,即使低介电常数介质也能形成稳定回波。
液面状态适合液面有扰动、泡沫、沸腾的场景(高频率型号抗干扰能力强),但强泡沫可能吸收信号导致测量不准。液面波动、泡沫对测量影响小(导波杆引导信号,不受气相干扰),但粘稠介质可能附着在导波杆上,影响信号传输。
容器环境适合大直径容器、敞口或复杂结构容器(如储罐、反应釜),安装无需侵入容器内部(仅顶部开孔)。适合小直径容器、受限空间(如管道、小型储罐),或需要精确测量界面(液 - 液、液 - 固)的场景。
三、性能与安装差异
测量精度
非接触式:精度通常为 ±0.1%~±0.5% FS,受频率影响(80GHz 精度高于 6GHz),远距离测量时精度可能下降。
导波雷达:精度更高(±0.05%~±0.2% FS),因信号沿导波杆传播,能量损耗小,尤其适合短距离高精度测量(如 0.5~30 米)。
抗干扰能力
非接触式:易受容器内障碍物(如搅拌器、支架)、气相介质(如蒸汽、粉尘)反射干扰,需通过天线设计(如喇叭口、抛物面)或算法优化抗干扰。
导波雷达:受容器内结构干扰小(信号沿导波杆传播,避开其他物体),但导波杆若附着介质或被卡住,会直接影响测量。
安装要求
非接触式:需避开容器内障碍物(如进料口、搅拌器),保证天线正对液面,安装高度需考虑波束角(避免照射到容器壁)。
导波雷达:导波杆需垂直插入介质,底部需远离容器底部(避免干扰),安装时需考虑介质温度、压力对导波杆的影响(如热胀冷缩)。